真菌性角膜炎潰瘍化膿怎么治療
消化內(nèi)科編輯
健康陪伴者
消化內(nèi)科編輯
健康陪伴者
真菌性角膜炎潰瘍化膿可通過抗真菌藥物治療、清創(chuàng)處理、手術干預、局部用藥輔助及全身支持治療等方式治療。真菌性角膜炎通常由角膜外傷后感染、長期使用糖皮質(zhì)激素、植物性外傷、隱形眼鏡污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。

針對真菌性角膜炎的首選治療為局部使用抗真菌滴眼液,常用藥物包括那他霉素滴眼液、兩性霉素B滴眼液和伏立康唑滴眼液。嚴重感染需聯(lián)合全身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。治療需持續(xù)4-6周,期間需定期復查角膜刮片和共聚焦顯微鏡檢查。
角膜潰瘍化膿時需在顯微鏡下進行機械清創(chuàng),清除壞死組織和真菌菌絲。清創(chuàng)后可輔助使用5%碘酊燒灼潰瘍面,配合前房穿刺沖洗膿性分泌物。該操作需在表面麻醉下由眼科醫(yī)師完成,術后需加壓包扎24小時。

對于深基質(zhì)層感染或穿孔病例,需行治療性角膜移植術或結膜瓣遮蓋術。角膜移植分為板層移植和穿透性移植兩種方式,術后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預防排斥反應。手術時機選擇應在感染相對控制后進行。
除抗真菌藥物外,需聯(lián)合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如阿托品凝膠減輕虹膜刺激癥狀,配合人工淚液維持眼表濕潤。禁用糖皮質(zhì)激素以免加重真菌擴散。對于合并細菌感染者可短期加用廣譜抗生素滴眼液。
重癥患者需住院靜脈滴注抗真菌藥物,監(jiān)測肝腎功能。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,營養(yǎng)不良者補充維生素A和蛋白質(zhì)。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調(diào)整免疫抑制劑用量,必要時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。

治療期間需嚴格保持眼部清潔,避免揉眼和游泳。飲食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、胡蘿卜及深綠色蔬菜,促進角膜上皮修復。恢復期外出需佩戴防護眼鏡,避免強光刺激。隱形眼鏡佩戴者需停戴至完全痊愈,日后需嚴格遵循護理規(guī)范。出現(xiàn)眼痛加劇或視力驟降需立即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