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省立醫(yī)院
腎衰竭是否嚴重需根據分期判斷,早期通過干預可控制進展,終末期可能危及生命。治療方式主要有控制基礎疾病、藥物治療、透析治療、腎移植、生活方式調整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(yī)評估腎功能分期并制定個體化方案。
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是腎衰竭主要誘因,需嚴格監(jiān)測血糖血壓。糖尿病腎病患者可使用胰島素注射液控制血糖,高血壓患者可遵醫(yī)囑服用纈沙坦膠囊等降壓藥。定期復查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指標,延緩腎小球濾過率下降。
針對不同并發(fā)癥選用藥物,腎性貧血患者可注射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,高磷血癥需服用碳酸鑭咀嚼片。合并水腫時使用呋塞米片利尿,但需警惕電解質紊亂。所有藥物均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,禁止自行用藥。
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5ml/min時需腎臟替代治療,血液透析每周需進行3次,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。透析能清除體內代謝廢物,但可能出現低血壓、感染等并發(fā)癥。建立血管通路前需評估心臟功能及血管條件。
終末期腎病患者符合條件者可考慮移植,術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膠囊等免疫抑制劑。移植腎存活率與配型吻合度相關,需定期監(jiān)測血藥濃度預防排斥反應?;铙w親屬供腎效果優(yōu)于遺體供腎。
限制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.6-0.8g/kg體重,優(yōu)先選擇雞蛋、魚肉等優(yōu)質蛋白??刂柒c鹽攝入低于3g/日,避免高鉀食物如香蕉、土豆。每日飲水量根據尿量調整,保持適度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。
腎衰竭患者需建立長期隨訪計劃,每3個月檢測血肌酐、尿素氮等指標。注意預防感染,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。家屬應學習緊急處理高鉀血癥的方法,備好降鉀樹脂等急救藥物。出現嚴重水腫、意識模糊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(yī)。
首都醫(yī)科大學宣武醫(yī)院
小兒腎衰竭可通過控制飲食、藥物治療、透析治療、腎移植、中醫(yī)調理等方式治療。小兒腎衰竭通常由先天性腎臟疾病、急性腎損傷、慢性腎臟病、尿路梗阻、遺傳性腎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控制飲食
小兒腎衰竭患者需嚴格控制蛋白質、鈉、鉀、磷的攝入量,避免加重腎臟負擔。蛋白質應選擇優(yōu)質蛋白,如雞蛋、牛奶等,每日攝入量需根據腎功能調整。鈉的攝入量需限制在較低水平,避免水腫和高血壓。鉀和磷的攝入也需控制,以防高鉀血癥和高磷血癥。家長需定期監(jiān)測患兒體重和尿量,及時調整飲食方案。
2、藥物治療
小兒腎衰竭的藥物治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,常用藥物包括呋塞米片、碳酸氫鈉片、促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等。呋塞米片可用于減輕水腫,碳酸氫鈉片可糾正酸中毒,促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可改善貧血。藥物治療需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調整,家長需密切觀察患兒用藥后的反應,及時與醫(yī)生溝通。
3、透析治療
透析治療適用于腎功能嚴重受損的小兒腎衰竭患者,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方式。血液透析需通過機器將血液引出體外進行過濾,腹膜透析則利用腹膜作為半透膜清除體內廢物。透析治療可暫時替代腎臟功能,但需長期進行。家長需配合醫(yī)護人員做好透析前后的護理工作,確保治療順利進行。
4、腎移植
腎移植是治療終末期小兒腎衰竭的有效方法,可將健康腎臟移植到患兒體內。腎移植前需進行配型檢查,確保供腎與患兒匹配。術后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,防止排斥反應。腎移植可顯著改善患兒生活質量,但手術風險較高,家長需充分了解手術利弊,做好術后護理。
5、中醫(yī)調理
中醫(yī)調理可作為小兒腎衰竭的輔助治療手段,常用方法包括中藥湯劑、針灸、推拿等。中藥湯劑需根據患兒體質和病情辨證施治,常用藥物有黃芪、茯苓、白術等。針灸和推拿可幫助改善患兒氣血循環(huán),緩解癥狀。中醫(yī)調理需在專業(yè)中醫(yī)師指導下進行,家長不可自行給患兒用藥。
小兒腎衰竭的治療需根據患兒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,家長需積極配合醫(yī)生治療,定期帶患兒復查。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患兒飲食衛(wèi)生,避免感染,保證充足休息。家長還需關注患兒心理狀態(tài),給予充分關愛和支持,幫助患兒樹立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