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?提醒:真正不能二次加熱的,是這幾種食物

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的說法,在朋友圈傳得有鼻子有眼。不少人嚇得連隔夜飯都不敢碰,倒掉又覺得可惜。其實這個說法純屬危言聳聽,但確實有些食物二次加熱后風險更大。今天就來扒一扒這些食物的真面目,順便教你幾招安全處理剩飯的小技巧。
一、關于米飯的真相
1、亞硝酸鹽含量微乎其微
實驗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冷藏24小時的米飯亞硝酸鹽含量僅從0.13mg/kg上升到0.16mg/kg,遠低于國家標準的30mg/kg限量值。致癌風險可以忽略不計。
2、真正要警惕的是細菌污染
米飯在室溫下存放超過2小時,蠟樣芽孢桿菌就可能大量繁殖。這種細菌產生的毒素才是導致“炒飯綜合征”的元兇。正確的做法是:米飯煮熟后1小時內放入冰箱,冷藏不超過24小時。
二、真正不能二次加熱的4類食物
1、綠葉蔬菜
菠菜、芹菜等綠葉菜含有較多硝酸鹽,二次加熱時更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。建議當頓吃完,實在吃不完就涼拌著吃。
2、菌菇類
銀耳、木耳泡發(fā)后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,高溫也無法分解。泡發(fā)后4小時內必須烹調食用,絕不能隔夜。
3、海鮮類
螃蟹、蝦等海鮮蛋白質極易變質,二次加熱會產生大量組胺,可能引發(fā)過敏反應。最好現(xiàn)做現(xiàn)吃,冷藏不超過12小時。
4、溏心蛋
未完全煮熟的雞蛋可能含有沙門氏菌,二次加熱時中心溫度往往達不到殺菌要求。建議雞蛋要么全熟,要么當頓吃完。
三、安全處理剩飯的3個妙招
1、分裝冷藏法
將食物趁熱分裝到小容器中,蓋緊蓋子后立即冷藏。這樣能縮短食物在危險溫度區(qū)間(4-60℃)的停留時間。
2、加熱要徹底
二次加熱時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5℃以上,湯汁類要煮沸并保持沸騰1分鐘。微波爐加熱記得中途攪拌。
3、巧用保鮮技巧
在米飯表面鋪一層保鮮膜,排出空氣后密封冷藏。或者將剩飯做成飯團冷凍,既能延長保質期又方便取用。
記住一個原則:高風險食物盡量當頓解決,實在要保存就嚴格遵循“快速冷卻、密封冷藏、充分加熱”三步走。與其擔心二次加熱致癌,不如多關注食材新鮮度和儲存方式。畢竟食品安全無小事,但也沒必要過度恐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