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兒胎動減少可能由生理性因素、母體活動變化、胎盤功能異常、臍帶繞頸等原因引起,需結合胎心監(jiān)護和超聲檢查綜合評估。
胎兒睡眠周期可能導致暫時性胎動減少,通常持續(xù)20-40分鐘,建議左側臥位休息后重復計數(shù),若2小時內胎動恢復則無須干預。
孕婦長時間空腹、脫水或過度勞累會影響胎兒活動,家長需及時補充能量和水分,保持每日8次以上胎動記錄。
可能與妊娠期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母體疾病有關,表現(xiàn)為胎動逐漸減弱伴生長受限,需通過胎心監(jiān)護和超聲血流監(jiān)測評估,必要時使用低分子肝素改善胎盤循環(huán)。
多與羊水過多或胎兒活動頻繁有關,突發(fā)胎動減少可能伴隨胎心率變異減速,需急診超聲檢查確認繞頸周數(shù),嚴重時需提前終止妊娠。
建議孕婦每日固定時間采用左側臥位記錄胎動,若12小時胎動少于10次或較基礎值減少一半,應立即就醫(yī)進行胎心監(jiān)護和生物物理評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