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猩紅熱患兒密切接觸存在較高傳染概率。猩紅熱主要通過飛沫傳播、接觸傳播、間接接觸傳播、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,建議接觸后立即采取隔離觀察與預防措施。
患兒咳嗽或打噴嚏時,呼吸道飛沫中的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可傳播給近距離接觸者。接觸者應佩戴口罩,保持1米以上距離,房間定期通風。
直接接觸患兒皮膚疹液或口腔分泌物可能導致感染。家長需用含氯消毒劑清潔患兒用品,接觸前后用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。
病毒可附著在玩具、餐具等物品表面存活數(shù)小時。建議對患兒用品煮沸消毒15分鐘,不能高溫處理的物品用75%酒精擦拭。
孕期感染可能通過胎盤傳染胎兒。新生兒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皮疹需及時排查,哺乳期母親患病應暫停親喂,改用吸奶器排空乳汁。
接觸后應觀察7天,出現(xiàn)咽痛、草莓舌或皮疹等癥狀時,需立即就醫(yī)進行鏈球菌檢測。日常加強營養(yǎng)補充維生素C,保證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