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瓶齲齒可通過口腔清潔護理、局部氟化物治療、充填修復、全麻下牙齒治療等方式干預。奶瓶齲齒通常由長期含奶瓶入睡、高糖飲食、口腔衛(wèi)生不良、釉質發(fā)育缺陷等原因引起。
哺乳后及時用紗布清潔嬰兒牙齦與牙齒表面,避免奶液殘留。家長需幫助孩子養(yǎng)成餐后漱口習慣,減少糖分對乳牙的侵蝕。
醫(yī)生可能推薦氟化鈉凝膠或氟保護漆涂抹齲壞部位,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。家長需定期帶孩子進行口腔檢查,早期發(fā)現淺齲時可使用氟化泡沫輔助治療。
對于已形成齲洞的牙齒,可采用玻璃離子水門汀或復合樹脂進行充填。治療需在兒童配合度較高時進行,嚴重缺損可能需預成冠修復。
多顆牙齒嚴重齲壞且無法配合治療的幼兒,需在全麻下一次性完成患牙處理。這種情況多與長期夜間哺乳有關,可能伴隨牙髓炎或根尖周炎。
建議家長避免讓孩子含著奶瓶入睡,改用杯子飲用液體,定期使用指套牙刷清潔乳牙,并每半年進行專業(yè)涂氟防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