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乳期痔瘡可通過溫水坐浴、飲食調(diào)整、提肛運動、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。痔瘡通常由久坐、便秘、分娩壓力、激素變化等原因引起。
每日用溫水浸泡會陰部10-15分鐘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減輕腫脹疼痛。注意水溫不宜過高,避免燙傷皮膚。
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。適量食用火龍果、燕麥、西藍花等食物,減少辛辣刺激飲食。
每日進行提肛收縮練習,每次收縮保持5秒后放松,重復10-15次,有助于增強盆底肌肉力量。
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復方角菜酸酯栓、馬應龍麝香痔瘡膏、太寧乳膏等藥物。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醫(yī)囑,避免影響乳汁分泌。
哺乳期痔瘡護理期間應避免久坐久站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如癥狀持續(xù)加重應及時就醫(yī)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