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針眼可通過熱敷、抗生素滴眼液、清潔護理、避免擠壓等方式緩解。針眼通常由細菌感染、瞼板腺堵塞、用眼衛(wèi)生不良、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用溫熱毛巾敷眼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幫助分泌物排出。每日重復進行數(shù)次,溫度控制在40℃左右,避免燙傷皮膚。
細菌感染引起的針眼可遵醫(yī)囑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、妥布霉素滴眼液、氯霉素滴眼液等。使用前需清潔雙手,避免瓶口接觸眼部。
用生理鹽水或專用眼部清潔棉片擦拭瞼緣,清除分泌物和痂皮。注意動作輕柔,避免摩擦導致感染擴散。
切勿自行挑破或擠壓膿皰,可能導致感染擴散至眼瞼其他部位。若膿腫成熟需由醫(yī)生在無菌條件下處理。
治療期間保持充足睡眠,避免化妝和佩戴隱形眼鏡,飲食宜清淡并多補充維生素A、C。若3日內無改善或出現(xiàn)發(fā)熱需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