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后恢復鍛煉需分階段進行,主要包括早期關節(jié)活動、中期肌肉強化、后期負重訓練及功能康復四個步驟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根據愈合情況調整強度。
骨折固定后1-2周內以被動關節(jié)活動為主,如手指/腳趾屈伸練習,避免關節(jié)僵硬。使用支具保護下進行非負重活動,每日3-4次,每次5-10分鐘。
傷后3-6周進行等長收縮訓練,如股四頭肌靜力收縮。可采用彈力帶輔助訓練,逐步增加阻力,每組10-15次,每日2-3組。
X線顯示骨痂形成后開始部分負重,從體重的20%逐步增加。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輔助,配合平衡訓練,避免跌倒造成二次損傷。
骨折臨床愈合后開展步態(tài)訓練,包括單腿站立、上下臺階等復合動作。必要時進行水療或器械訓練,恢復關節(jié)活動度和協調性。
康復期間需保證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,定期復查X線評估愈合進度,出現腫脹疼痛需立即暫停訓練并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