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可通過溫水坐浴、調整飲食、保持肛門清潔、適度運動等方式促進自愈。痔瘡通常由便秘、久坐、妊娠、肛門靜脈曲張等原因引起。
每日用40℃左右溫水浸泡肛門10-15分鐘,有助于緩解肛門水腫和疼痛。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潔劑。
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每日飲水超過1500毫升,推薦食用西藍花、燕麥、火龍果等食物,減少辛辣刺激飲食。
排便后使用柔軟無香紙巾輕柔擦拭,或用水沖洗會陰部。穿透氣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,避免局部潮濕。
每日進行提肛運動,每組收縮肛門10次;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時活動5分鐘改善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。
若癥狀持續(xù)超過1周無緩解,或出現(xiàn)便血、劇烈疼痛等情況,建議及時至肛腸科就診。急性期可遵醫(yī)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、太寧栓等藥物輔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