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烏、草烏、附子三種藥材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來源、毒性、功效及臨床應用,主要有基原植物不同、毒性強弱差異、主治病癥側(cè)重、炮制方法要求四點。
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母根,草烏為北烏頭或華烏頭的塊根,附子則為烏頭子根的加工品,三者雖同屬烏頭屬但具體來源部位存在差異。
生川烏與生草烏均含烏頭堿毒性極強,炮制后毒性降低;附子經(jīng)特殊炮制后毒性相對最弱,臨床使用安全性高于前兩者。
川烏長于祛風除濕治療寒濕痹痛,草烏側(cè)重散寒止痛用于心腹冷痛,附子則以回陽救逆為特點,多用于亡陽虛脫證。
川烏需清水浸泡漂洗后與甘草黑豆共煮減毒,草烏多采用蒸法炮制,附子則通過膽巴浸泡及反復蒸曬降低毒性并增強藥效。
使用含烏頭類藥材須嚴格遵醫(yī)囑,避免自行配伍,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,出現(xiàn)口唇麻木等中毒癥狀應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