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經可通過熱敷、服用止痛藥、調整飲食、適度運動、中醫(yī)調理等方式緩解。痛經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、子宮收縮異常、子宮內膜異位癥、盆腔炎、精神壓力大等原因引起。
下腹部熱敷能放松子宮肌肉,改善局部痙攣,緩解疼痛??捎脽崴蚺瘜殞氋N于小腹,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。熱敷時間控制在15-30分鐘,可重復進行。此法適用于原發(fā)性痛經,若疼痛持續(xù)加重或伴隨發(fā)熱需就醫(yī)。
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、對乙酰氨基酚片、萘普生鈉片等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減輕疼痛。需遵醫(yī)囑使用,避免空腹服藥。胃腸道潰瘍或腎功能不全者慎用。若服藥后疼痛未緩解或出現(xiàn)嘔吐、頭暈等癥狀應及時就診。
經期避免生冷、辛辣食物,適量飲用紅糖姜茶或溫熱的蜂蜜水。增加富含歐米伽-3脂肪酸的三文魚、核桃,以及鎂含量高的香蕉、深綠色蔬菜,有助于減少子宮痙攣。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,以免加重血管收縮。
經期進行低強度運動如瑜伽、散步可促進內啡肽分泌,緩解疼痛。避免劇烈運動或腹部受壓動作。骨盆底肌放松練習如貓牛式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。運動以身體舒適為度,若出現(xiàn)乏力或頭暈應停止。
艾灸關元穴、三陰交穴可溫經散寒,或遵醫(yī)囑服用少腹逐瘀顆粒、桂枝茯苓膠囊等中成藥。寒凝血瘀型痛經可用生姜艾葉泡腳。需辨證施治,避免自行長期用藥。若伴隨月經量異?;蚍墙浧诟雇葱枧挪槠髻|性疾病。
痛經期間需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熬夜及情緒緊張。記錄月經周期與疼痛程度,若疼痛影響日常生活或出現(xiàn)經血量驟增、持續(xù)時間延長等癥狀,應及時排查子宮內膜異位癥、子宮腺肌病等疾病。日??删毩暩故胶粑徑獐d攣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有助于調節(jié)內分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