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保肝利膽、促進消化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熱毒瘡瘍、濕熱黃疸、水腫尿少、消化不良等癥狀。
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素等活性成分,能抑制多種細菌病毒,對咽喉腫痛、皮膚癤腫等熱毒癥狀有緩解作用,可配合金銀花、連翹等藥物使用。
蒲公英中的鉀鹽和膽堿能促進腎臟排泄功能,改善水腫癥狀,常與車前草、茯苓配伍治療濕熱型水腫,但腎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其有效成分能增加膽汁分泌,降低轉氨酶水平,對酒精肝、脂肪肝有輔助治療作用,可搭配茵陳、梔子等保肝藥物。
蒲公英苦味物質能刺激消化液分泌,改善食欲不振、脘腹脹滿,適合與山楂、神曲等消食藥材共同使用。
新鮮蒲公英嫩葉可涼拌或做茶飲,根莖可曬干入藥,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大量服用,使用前建議咨詢中醫(yī)師辨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