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路腳磨出水泡怎么辦
走路腳磨出水泡可通過保持清潔、避免摩擦、局部消毒、使用敷料、必要時就醫(yī)等方式處理。水泡通常由皮膚摩擦、鞋子不合腳、長時間行走、足部出汗、皮膚敏感等原因引起。
1、保持清潔
水泡形成后需立即停止行走,用溫和肥皂和清水清洗患處。清潔時避免用力搓揉,防止水泡破裂。若水泡已破潰,可用生理鹽水沖洗創(chuàng)面,減少細菌感染概率。清潔后保持足部干燥,暫時不要穿原鞋襪。
2、避免摩擦
更換寬松透氣的鞋襪,減少對水泡的壓迫??蛇x擇前掌加厚的運動襪或硅膠防護貼保護患處。日?;顒訒r盡量穿軟底鞋,避免赤腳行走。若水泡位于足跟,可使用足跟保護套減輕摩擦。
3、局部消毒
未破潰的水泡可用碘伏消毒液涂抹表面,每日2-3次。已破潰的水泡需先清除滲出液,再外涂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。消毒后覆蓋無菌紗布,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。若出現(xiàn)紅腫熱痛需警惕感染。
4、使用敷料
完整的水泡可貼敷水膠體敷料促進自愈,每2天更換一次。小水泡可用創(chuàng)可貼保護,大水泡建議使用泡沫敷料緩沖壓力。敷料應超出水泡邊緣1厘米,粘貼時避免產(chǎn)生褶皺。夜間可拆除敷料保持透氣。
5、必要時就醫(yī)
若水泡面積超過指甲蓋大小、持續(xù)滲液超過3天或伴隨發(fā)熱,應及時就診皮膚科。糖尿病患者、周圍血管病變患者出現(xiàn)水泡須立即就醫(yī)。醫(yī)生可能根據(jù)情況開具夫西地酸乳膏、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外用抗生素。
日常應選擇合腳的透氣運動鞋,新鞋初次穿著時間不超過2小時。行走前可在易摩擦部位涂抹凡士林或使用防磨貼。襪子宜選吸濕排汗的棉質(zhì)或?qū)I(yè)運動襪,避免穿破損襪子。長時間徒步時可攜帶備用鞋襪更換,途中發(fā)現(xiàn)足部發(fā)紅需及時休息處理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