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厘米腸息肉一般能切除嗎
3厘米腸息肉一般能切除,具體方式需根據息肉形態(tài)、位置及病理性質決定。腸息肉可能與遺傳、慢性炎癥刺激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便血、腹痛等癥狀。
腸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時,內鏡下切除是首選方案。對于3厘米的息肉,若基底較窄且無惡變傾向,可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黏膜下剝離術。這類微創(chuàng)手術創(chuàng)傷小、恢復快,術后1-3天可恢復飲食。術前需完善腸鏡、超聲內鏡等檢查評估息肉浸潤深度,術中配合靛胭脂染色或窄帶成像技術明確邊界。術后病理若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,需追加腸段切除。
當息肉基底寬大、表面潰瘍或病理證實癌變時,需轉腹腔鏡或開腹手術。這類情況約占3厘米息肉的10%-15%,手術范圍包括病變腸段及區(qū)域淋巴結清掃。術前需進行腹部CT、腫瘤標志物等評估轉移風險,術后根據病理分期決定是否輔助化療。對于高齡或心肺功能差者,可考慮分次切除或姑息性電灼。
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,發(fā)現息肉及時處理。日常減少紅肉、腌制食品攝入,增加膳食纖維補充。術后遵醫(yī)囑復查腸鏡,避免劇烈運動1個月。若出現持續(xù)腹痛、便血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