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后期有什么癥狀
痔瘡后期可能出現肛門腫物脫出、持續(xù)便血、肛門疼痛、分泌物增多及肛門瘙癢等癥狀。痔瘡是直腸下端或肛管靜脈叢淤血擴張形成的病變,后期癥狀多與長期靜脈回流障礙及局部炎癥反應有關。
1、肛門腫物脫出
內痔發(fā)展到后期時,痔核體積增大,可能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,初期可自行回納,后期需手動推回或長期滯留體外。脫出物表面可見黏膜充血或糜爛,可能伴隨肛門墜脹感。長期脫出可能導致痔核嵌頓,引發(fā)劇烈疼痛和局部缺血壞死。
2、持續(xù)便血
后期便血多表現為排便時滴血或噴射狀出血,血色鮮紅,出血量可能較大。長期慢性失血可導致貧血,出現乏力、頭暈等癥狀。便血與痔核表面黏膜破損或靜脈破裂有關,便秘或腹瀉可能加重出血癥狀。
3、肛門疼痛
外痔血栓形成或內痔嵌頓時會出現劇烈疼痛,表現為持續(xù)性跳痛或灼痛,活動及久坐時加重。疼痛可能放射至會陰部,伴隨肛門括約肌痙攣。部分患者因疼痛恐懼排便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4、分泌物增多
痔核長期脫出或炎癥刺激會導致肛門黏液分泌增加,內褲常被黃色或血性分泌物污染。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可能引發(fā)濕疹,表現為皮膚潮紅、丘疹或糜爛。需注意與肛瘺分泌物鑒別。
5、肛門瘙癢
肛周潮濕環(huán)境及分泌物刺激可導致頑固性瘙癢,夜間尤為明顯。搔抓可能造成皮膚破損和繼發(fā)感染。需排除真菌感染、寄生蟲病等其它病因,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有助于緩解癥狀。
痔瘡后期患者應避免久坐久站,每日溫水坐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飲食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保持大便通暢。出現嵌頓痔或大出血時應及時就醫(yī),必要時考慮硬化劑注射、膠圈套扎或手術治療。定期肛腸科復查有助于評估病情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