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得了甲溝炎怎么辦
孕婦得了甲溝炎可通過局部消毒、外用抗生素藥膏、溫水浸泡、修剪指甲、就醫(yī)引流等方式治療。甲溝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指甲修剪不當、外傷刺激、免疫力下降、糖尿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局部消毒
使用碘伏溶液或75%酒精對患處進行消毒,每日重復進行2-3次。消毒時需輕柔操作避免刺激發(fā)炎部位,消毒后可涂抹少量凡士林保護周圍皮膚。孕婦操作時建議采取坐位姿勢防止摔倒。
2、外用抗生素藥膏
遵醫(yī)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,每日薄涂患處1-2次。使用前需清潔并擦干患處,涂抹后可用無菌紗布覆蓋。孕婦應避免長期大面積使用抗生素藥膏。
3、溫水浸泡
將患指浸泡于38-40℃溫水中,每次持續(xù)10-15分鐘,每日重復進行2-3次。浸泡后可配合輕柔按摩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水中可加入少量食鹽幫助消炎。浸泡后需徹底擦干指縫水分。
4、修剪指甲
使用消毒過的指甲剪平直修剪指甲,保留1-2毫米白色邊緣。避免修剪過短或圓弧形修剪,修剪后可用指甲銼磨平銳利邊緣。建議沐浴后指甲軟化時進行修剪。
5、就醫(yī)引流
若出現化膿、劇烈疼痛或發(fā)熱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進行膿腫切開引流。醫(yī)生會在局部麻醉下做小切口排膿,術后需定期換藥。孕婦治療前需告知妊娠周數及用藥史。
孕婦日常應注意保持手足干燥清潔,穿著透氣鞋襪避免擠壓趾甲,飲食中增加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C攝入增強免疫力。出現甲溝炎癥狀時避免自行撕扯倒刺或擠壓患處,妊娠期間使用任何藥物前需咨詢產科醫(yī)生,若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伴隨發(fā)熱應及時至皮膚科或產科就診。孕期甲溝炎治療以保守方法為主,嚴重病例需在醫(yī)生評估后決定是否進行創(chuàng)傷性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