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骨質疏松癥怎樣治療
骨質疏松癥可通過鈣劑補充、抗骨吸收藥物、促進骨形成藥物、物理治療及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。骨質疏松癥通常由年齡增長、雌激素缺乏、鈣攝入不足、維生素D缺乏、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因素引起。
1、鈣劑補充
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,補充鈣劑有助于減緩骨量流失。常用鈣劑包括碳酸鈣D3片、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、乳酸鈣顆粒等。鈣劑需與維生素D聯合使用以提高吸收率,建議在醫(yī)生指導下根據血鈣水平調整劑量。長期缺鈣可能導致骨痛、骨折風險增加。
2、抗骨吸收藥物
雙膦酸鹽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片、唑來膦酸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減少骨吸收。此類藥物需空腹服用并保持直立姿勢,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。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,用藥期間需定期監(jiān)測骨密度和腎功能。
3、促進骨形成藥物
甲狀旁腺激素類似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能刺激成骨細胞增殖,適用于嚴重骨質疏松患者。需每日皮下注射,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和血鈣升高。治療期間應避免高鈣飲食,療程一般不超過2年。
4、物理治療
脈沖電磁場、低頻振動等物理療法可改善骨代謝。體外沖擊波能緩解疼痛并促進局部骨修復,適用于伴有壓縮性骨折的患者。需配合康復訓練增強核心肌群力量,每周治療2-3次,10-15次為一個療程。
5、生活方式調整
每日保證30分鐘日照促進維生素D合成,攝入富含鈣的乳制品、豆制品和深綠色蔬菜。戒煙限酒避免加速骨流失,進行太極拳、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增強骨骼應力。使用防滑墊和扶手預防跌倒,骨密度T值低于-2.5時建議使用髖部保護器。
骨質疏松癥患者應建立長期管理計劃,每6-12個月復查骨密度和骨代謝指標。飲食注意鈣磷平衡,每日鈣攝入量不低于1000mg,維生素D補充量常需400-800IU。避免搬運重物和劇烈扭轉動作,乘坐交通工具時系好安全帶。出現急性腰背疼痛需及時排查椎體骨折,嚴重駝背畸形可考慮椎體成形術。保持適度體重有助于維持骨強度,BMI建議控制在18.5-23.9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