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痱子如何處理
白痱子一般可通過保持皮膚清潔干燥、使用爐甘石洗劑、涂抹痱子粉、穿著透氣衣物、避免高溫環(huán)境等方式處理。白痱子通常由汗腺導管阻塞、高溫潮濕環(huán)境、衣物摩擦、皮膚敏感、汗液滯留等原因引起。
1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
每日用溫水清洗患處,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或過度搓洗。清洗后輕輕拍干水分,可減少汗液和細菌堆積。若發(fā)生在嬰幼兒身上,家長需及時更換尿布并清潔會陰區(qū)域。清潔后可在皺褶部位撲少量玉米淀粉幫助吸濕,但需避開破損皮膚。
2、使用爐甘石洗劑
爐甘石洗劑能緩解瘙癢和炎癥,適用于未破損的白痱子。使用前搖勻液體,用棉簽蘸取后點涂于患處,每日2-3次。該藥物含氧化鋅和爐甘石成分,可收斂汗腺開口。若出現皮膚灼熱感或紅腫加重應停用,兒童使用時家長需監(jiān)督避免誤食。
3、涂抹痱子粉
選擇不含滑石粉的嬰幼兒專用痱子粉,涂抹前確保皮膚完全干燥。將粉末倒在手心搓勻后輕拍于頸部、肘窩等易出汗部位,能吸收多余汗液并減少摩擦。注意避開眼鼻口等黏膜部位,嬰幼兒使用時家長需按住寶寶手腳防止粉末飛揚吸入。
4、穿著透氣衣物
選擇純棉或竹纖維材質的寬松衣物,避免化纖面料刺激皮膚。嬰幼兒衣物需每日更換,并用中性洗滌劑清洗。高溫環(huán)境下可選擇網眼背心或開襟式連體衣,保持空氣流通。若需外出,家長應備足替換衣物及時擦干汗液。
5、避免高溫環(huán)境
保持室內溫度在26℃以下,使用空調或風扇促進空氣循環(huán)。正午時段減少戶外活動,必須外出時可選擇陰涼路線。嬰幼兒睡眠時不宜包裹過厚,可鋪涼席并定時檢查后背是否潮濕。洗澡水溫控制在37℃左右,洗后無須立即穿戴衣物。
白痱子護理期間應避免抓撓患處,防止繼發(fā)感染。飲食宜清淡,多補充水分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獼猴桃、草莓。若出現膿皰、發(fā)熱或皮疹持續(xù)3天未緩解,應及時就醫(yī)排查是否合并細菌感染。嬰幼兒患者家長需每日檢查皮膚皺褶處,夜間可適當調低室溫并減少襁褓包裹層數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