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痔該怎么檢查
內痔可通過肛門指檢、肛門鏡檢查、結腸鏡檢查、糞便隱血試驗、影像學檢查等方式確診。內痔通常由長期便秘、久坐久站、妊娠腹壓增高等因素引起。
1、肛門指檢
醫(yī)生戴手套后將手指伸入肛門觸摸痔核,可判斷內痔的位置、大小及有無血栓形成。該方法簡便易行但可能遺漏高位痔核,檢查時患者需采取膝胸臥位或側臥位配合醫(yī)生操作。肛門指檢還能初步排除直腸息肉、腫瘤等疾病。
2、肛門鏡檢查
使用一次性肛門鏡撐開肛管觀察齒狀線上方黏膜,能清晰顯示內痔的充血、糜爛及出血點。檢查前需排空糞便,鏡檢時可能引起輕微脹痛但一般可耐受。肛門鏡可發(fā)現(xiàn)1-3度的內痔,對判斷痔核分期具有重要價值。
3、結腸鏡檢查
通過電子結腸鏡全面觀察直腸和結腸黏膜,能準確鑒別內痔與直腸息肉、腫瘤等疾病。適用于反復便血或年齡超過40歲的患者,檢查前需嚴格清潔腸道。結腸鏡檢查可同時進行活檢或治療,但費用較高且需要專業(yè)設備。
4、糞便隱血試驗
通過化學或免疫法檢測糞便中肉眼不可見的血液,幫助判斷內痔是否伴有微量出血。該方法無創(chuàng)便捷但特異性較低,陽性結果需結合其他檢查明確病因。建議連續(xù)檢測3次以提高準確性,檢查前3天需避免食用動物血制品。
5、影像學檢查
超聲或磁共振檢查可顯示痔核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情況,主要用于復雜病例或術前評估。經(jīng)直腸超聲能清晰觀察痔靜脈叢擴張程度,磁共振則對鑒別肛周膿腫等疾病有優(yōu)勢。影像學檢查通常不作為常規(guī)診斷手段。
確診內痔后應保持每日規(guī)律排便,避免久坐久站和過度用力。飲食中增加全谷物、西藍花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每日飲水量建議超過1500毫升。急性發(fā)作期可用溫水坐浴緩解癥狀,若出現(xiàn)持續(xù)便血或脫出物無法回納需及時就醫(yī)。所有檢查均需在專業(yè)醫(yī)療機構由醫(yī)生操作,不建議自行購買器械檢查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