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微骨折為什么老是不消腫
輕微骨折后持續(xù)腫脹可能與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不良、過早活動、炎癥反應未消退、固定不當或合并軟組織損傷等因素有關。需結合具體原因調整護理措施。
骨折后局部血管損傷會導致血液和組織液滲出,形成腫脹。若患肢未充分抬高或固定不牢固,重力作用可能延緩液體回流。早期過度活動可能加重毛細血管破裂,導致腫脹反復。骨折端釋放的炎癥介質若持續(xù)存在,也會刺激血管通透性增加。部分患者可能因石膏壓迫過緊或包扎不當,影響靜脈回流。合并韌帶、肌肉等軟組織損傷時,修復過程會延長腫脹時間。
少數(shù)情況下需考慮低蛋白血癥、靜脈血栓等全身性因素。糖尿病患者微循環(huán)障礙可能影響消腫速度。服用抗凝藥物者局部滲血時間延長,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也會減緩吸收。若腫脹伴隨皮膚發(fā)紫、溫度異常或疼痛加劇,需警惕感染或骨筋膜室綜合征。
建議保持患肢抬高至心臟水平以上,每日冰敷3-4次,每次15分鐘。遵醫(yī)囑使用邁之靈片、地奧司明片等改善循環(huán)藥物,或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緩解炎癥??祻推谥鸩竭M行踝泵運動等被動活動,避免突然負重。飲食注意補充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C,控制鹽分攝入。如腫脹超過2周未緩解或出現(xiàn)皮膚麻木等癥狀,應及時復查X線排除移位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