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周膿腫根治術是如何手術的
肛周膿腫根治術是通過手術切開引流并清除感染病灶的治療方式,主要步驟包括麻醉消毒、膿腫切開、膿液引流、壞死組織清除及創(chuàng)面處理。
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下進行,患者取側臥位或截石位。術區(qū)常規(guī)消毒鋪巾后,醫(yī)生會通過觸診或超聲定位確定膿腫范圍,在膿腫波動感最明顯處做放射狀切口,切口長度需充分暴露膿腔。使用血管鉗鈍性分離膿腔間隔,徹底排出黃綠色膿液,伴有惡臭提示需排除厭氧菌感染。膿腔壁的壞死組織和炎性肉芽組織需用刮匙徹底清除,避免殘留導致復發(fā)。對于深部膿腫或馬蹄形膿腫,可能需放置橡皮筋引流條或對口引流,確保引流通暢。術后創(chuàng)面通常不縫合,以凡士林紗布填塞止血并促進肉芽生長,配合每日高錳酸鉀坐浴和換藥。
術后需保持肛門清潔干燥,排便后及時用溫水清洗。飲食宜選擇高蛋白、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。遵醫(yī)囑使用頭孢克肟分散片、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預防感染,疼痛明顯時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。術后1-2周需復查引流情況,若出現發(fā)熱、創(chuàng)面滲血或劇烈疼痛應及時就醫(yī)。多數患者術后2-4周可愈合,復雜性膿腫可能需二次手術處理瘺管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