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蕨有哪些功效和作用
苦蕨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止血生肌等功效,常用于輔助治療咽喉腫痛、水腫尿少、外傷出血等癥狀??噢寝ь愔参锏囊环N,其根莖及嫩葉可入藥或食用,含有黃酮類、多糖等活性成分。
1、清熱解毒
苦蕨性寒涼,能緩解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等癥狀。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,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。使用時可將新鮮苦蕨搗汁含漱,或配伍金銀花煎湯服用。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2、利尿消腫
苦蕨中的鉀離子和皂苷成分能促進鈉鹽排泄,改善水液代謝異常導致的下肢浮腫、小便不利。常與玉米須、茯苓等配伍增強效果。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導致電解質(zhì)紊亂,腎功能不全者需遵醫(yī)囑。
3、止血生肌
苦蕨提取物可縮短凝血時間,其鞣質(zhì)成分能收縮血管促進傷口愈合。外用時將鮮品搗敷可處理輕微燙傷或皮膚擦傷,內(nèi)服對胃潰瘍出血有一定輔助療效。嚴重出血仍需及時就醫(yī)。
4、調(diào)節(jié)血糖
苦蕨多糖可能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,動物實驗顯示其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值。但人類臨床證據(jù)不足,糖尿病患者不可替代降糖藥物。
5、抗氧化
苦蕨中的酚類物質(zhì)能清除自由基,減輕氧化應(yīng)激對細胞的損傷。其抗氧化活性與維生素C相當,適量食用有助于延緩衰老。過敏體質(zhì)者可能出現(xiàn)皮疹等不良反應(yīng)。
苦蕨作為藥食兩用植物,新鮮嫩葉可焯水涼拌,干品每日用量建議控制在10-15克。因其含原蕨苷等潛在致癌物,應(yīng)避免長期大量生食。使用前需充分焯煮去除毒性,孕婦及嬰幼兒不宜食用。出現(xiàn)腹痛、皮疹等不適需立即停用并就醫(yī),慢性病患者使用前應(yīng)咨詢中醫(yī)師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