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上起小水泡,并且還癢
腳上起小水泡并伴有瘙癢可能是足癬或汗皰疹的表現。足癬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,汗皰疹則與過敏、多汗等因素有關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明確診斷,避免搔抓以防感染。
1、足癬
足癬俗稱腳氣,由紅色毛癬菌等真菌感染導致。典型表現為腳趾縫、足底出現成群小水泡,伴隨劇烈瘙癢和脫屑。水泡破潰后可能形成糜爛面,繼發(fā)細菌感染時會出現紅腫疼痛。確診需通過真菌鏡檢,治療可遵醫(yī)囑外用聯苯芐唑乳膏、硝酸咪康唑散或特比萘芬噴霧劑,嚴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膠囊。
2、汗皰疹
汗皰疹屬于濕疹樣皮炎,好發(fā)于手掌腳底。水泡呈粟粒大小且深在性分布,瘙癢明顯但無真菌感染證據。發(fā)病與精神緊張、接觸過敏原或局部多汗有關。治療以抗過敏為主,可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,口服氯雷他定片緩解癥狀,合并感染時需加用莫匹羅星軟膏。
3、接觸性皮炎
接觸劣質鞋襪或洗滌劑可能誘發(fā)過敏反應,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斑水泡,伴灼熱感。需立即脫離致敏物質,用生理鹽水冷敷,遵醫(yī)囑口服西替利嗪滴劑,外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。反復發(fā)作者需排查過敏原。
4、掌跖膿皰病
這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,特征為腳底反復出現無菌性膿皰,干燥后形成褐色痂皮??赡芘c感染灶或金屬過敏相關。治療需采用阿維A膠囊調節(jié)免疫,配合卡泊三醇軟膏外用,紫外線光療也有一定效果。
5、蟲咬皮炎
蚊蟲叮咬或螨蟲侵襲可導致局部出現風團樣水泡,中央常有針尖大小咬痕。需用肥皂水清洗患處,外涂爐甘石洗劑止癢,繼發(fā)感染時使用夫西地酸乳膏。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,必要時進行殺蟲處理。
日常應選擇透氣的棉質襪子,每日更換并煮沸消毒。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、浴盆等物品。洗腳后徹底擦干趾縫,可撒布達克寧散預防真菌滋生。瘙癢發(fā)作時可用冷藏生理鹽水濕敷,忌用熱水燙洗。若水泡增多、出現膿液或發(fā)熱,須立即皮膚科就診。飲食宜清淡,限制辛辣刺激食物,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皮膚修復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