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癌有什么癥狀
骨髓癌的癥狀主要有骨痛、貧血、腎功能損害、高鈣血癥和反復感染。骨髓癌通常由漿細胞異常增殖引起,可能伴隨骨折、乏力、多尿等癥狀,需通過化療、靶向治療等方式干預。
1、骨痛
骨髓癌患者常出現持續(xù)性骨痛,多位于脊柱、骨盆或肋骨等部位。疼痛可能因溶骨性病變導致骨質破壞,輕微活動或夜間可能加重。伴隨癥狀包括局部腫脹或病理性骨折。治療需結合雙膦酸鹽類藥物如唑來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壞,疼痛劇烈時可遵醫(yī)囑使用鹽酸曲馬多緩釋片或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。
2、貧血
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、活動后心悸,與骨髓中異常漿細胞抑制正常造血功能有關。患者可能出現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,伴隨乏力、頭暈等癥狀。治療需根據貧血程度選擇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改善造血,或輸注濃縮紅細胞。日??蛇m量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,但需避免過量攝入影響腎功能。
3、腎功能損害
異常免疫球蛋白輕鏈沉積可能導致蛋白尿、血肌酐升高,嚴重時出現少尿或水腫。腎功能損害通常進展隱匿,需定期監(jiān)測尿常規(guī)和腎小球濾過率。治療需控制原發(fā)病,必要時采用血液凈化技術。限制高鹽高蛋白飲食,使用纈沙坦膠囊等藥物延緩腎功能惡化。
4、高鈣血癥
骨質破壞釋放大量鈣離子可引起口渴、多尿、惡心嘔吐等癥狀,血鈣超過正常值上限時可能出現意識模糊。緊急處理需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擴容,聯合呋塞米注射液促進鈣排泄。長期管理需使用鮭魚降鈣素鼻噴劑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并限制高鈣食物攝入。
5、反復感染
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導致免疫力低下,易發(fā)生肺炎、尿路感染等,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或大腸桿菌。預防性措施包括接種肺炎球菌多糖疫苗,感染發(fā)作時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或左氧氟沙星片。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潔,避免人群密集場所。
骨髓癌患者需定期復查血常規(guī)、腎功能及骨骼影像學檢查。飲食應保證優(yōu)質蛋白如雞蛋清和低脂牛奶,避免腌制食品。適度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,防止肌肉萎縮。出現發(fā)熱或骨痛加劇時需及時就醫(yī),治療期間嚴格遵醫(yī)囑調整用藥方案,避免自行服用影響腎功能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