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炎疾病的鑒別診斷
胃炎可通過胃鏡檢查、幽門螺桿菌檢測、血清學檢查、糞便隱血試驗、胃黏膜活檢等方式鑒別診斷。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藥物刺激、膽汁反流、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,表現(xiàn)為上腹痛、腹脹、惡心嘔吐、食欲減退等癥狀。
1、胃鏡檢查
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炎最直接的方法,通過內(nèi)鏡可觀察胃黏膜充血、水腫、糜爛等病變特征。慢性淺表性胃炎可見黏膜紅白相間,萎縮性胃炎則表現(xiàn)為黏膜變薄、血管透見。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,檢查后2小時內(nèi)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。胃鏡檢查能有效區(qū)分胃炎與胃潰瘍、胃癌等疾病。
2、幽門螺桿菌檢測
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炎主要病因,可通過碳13/14呼氣試驗、快速尿素酶試驗、糞便抗原檢測等方法確診。呼氣試驗需空腹進行,服用標記尿素后檢測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。陽性結果提示現(xiàn)癥感染,需配合克拉霉素膠囊、阿莫西林膠囊、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藥物根除治療。
3、血清學檢查
通過檢測血清胃蛋白酶原Ⅰ/Ⅱ比值、胃泌素-17水平輔助判斷胃黏膜狀態(tài)。萎縮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降低,Ⅱ水平升高,比值明顯下降。自身免疫性胃炎可檢出抗壁細胞抗體和抗內(nèi)因子抗體。該檢查無須空腹,適合無法接受胃鏡的特殊人群。
4、糞便隱血試驗
采用免疫化學法檢測糞便中血紅蛋白,判斷是否存在胃黏膜出血。陽性結果可能提示糜爛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等疾病。檢查前3天需避免食用動物血制品、紅肉及維生素C補充劑。持續(xù)陽性需進一步排查消化道腫瘤可能。
5、胃黏膜活檢
胃鏡檢查時鉗取黏膜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,可明確胃炎類型及嚴重程度。慢性胃炎根據(jù)炎癥細胞浸潤程度分為輕、中、重度,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?;顧z后可能出現(xiàn)短暫黑便,需觀察24小時,出血量多時及時就醫(yī)。
胃炎患者日常應保持規(guī)律飲食,避免過饑過飽,減少辛辣刺激、油膩食物攝入。戒煙限酒,慎用非甾體抗炎藥。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需完成全程藥物治療,用藥期間注意益生菌補充。定期復查胃鏡監(jiān)測黏膜變化,出現(xiàn)持續(xù)腹痛、體重下降、嘔血黑便等癥狀應立即就診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,可適當進行散步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。
相關推薦
01:08
03:12
02:13
02:17
01:46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