寬腳掌怎么判定
寬腳掌可通過測量足寬與足長的比值判定,正常足寬比小于0.4,超過該數(shù)值可能屬于寬腳掌。
判定寬腳掌需測量足部最寬處與足跟到最長腳趾尖的距離。使用軟尺水平測量足部第五跖骨外側突起到第一跖骨內(nèi)側突起的直線距離為足寬,足跟到第二腳趾尖的垂直距離為足長。足寬除以足長得到的比值稱為足寬比,正常范圍在0.35-0.39之間。若足寬比達到0.4-0.45為輕度寬腳掌,0.45以上屬于明顯寬腳掌。測量時需赤足站立使足部充分承重,建議在下午足部輕微腫脹時測量更準確。部分人群足弓塌陷或拇外翻可能影響測量結果,需結合足印分析綜合判斷。
寬腳掌人群建議選擇鞋頭圓潤、鞋楦加寬的鞋子,避免尖頭鞋或窄版鞋壓迫足部。運動時可選擇足弓支撐鞋墊分散壓力,日常避免長時間穿高跟鞋或硬底鞋。定期用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修剪指甲時保留1毫米邊緣防止嵌甲。若伴隨足底疼痛或胼胝體增厚,需咨詢足踝外科醫(yī)生評估是否需要定制矯形鞋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