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梗塞是什么引起的
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、血栓形成導致血管阻塞引起,主要誘因包括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、肥胖及長期精神緊張等。
1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
冠狀動脈內脂質沉積形成斑塊是心肌梗塞的基礎病理改變。斑塊逐漸增大可導致血管狹窄,斑塊破裂后誘發(fā)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,完全阻塞血管時引發(fā)心肌缺血壞死?;颊叱0橛行貝灐⑿赝吹劝Y狀,需通過冠狀動脈造影確診。治療需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、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藥物,必要時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。
2、高血壓
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加速動脈硬化進程,增加血管內皮損傷風險。血壓波動時易誘發(fā)斑塊破裂,臨床表現為突發(fā)劇烈胸痛伴冷汗。需規(guī)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、纈沙坦膠囊等降壓藥,同時監(jiān)測血壓變化。
3、糖尿病
高血糖狀態(tài)會損害血管內皮功能,促進炎癥反應和脂質沉積。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往往彌漫且嚴重,心肌梗塞發(fā)作時癥狀可能不典型。需嚴格控制血糖,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、達格列凈片等降糖藥物。
4、吸煙
煙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會損傷血管內皮,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活性。吸煙者心肌梗塞發(fā)病年齡通常較早,戒煙可顯著降低復發(fā)風險。急性期需配合使用替格瑞洛片等強效抗血小板藥物。
5、精神應激
長期焦慮或突發(fā)強烈情緒波動可能通過神經機制誘發(fā)冠狀動脈痙攣。這類患者可能出現心電圖ST段抬高但造影顯示血管無阻塞的情況,稱為應激性心肌病。需進行心理疏導,必要時短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控制癥狀。
預防心肌梗塞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,每日保證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,飲食遵循低鹽低脂原則,多攝入深海魚、燕麥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。控制體重指數在18.5-23.9之間,定期監(jiān)測血壓、血糖和血脂水平。已確診冠心病者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,出現持續(xù)胸痛超過15分鐘立即呼叫急救??祻推诨颊咝柙卺t(yī)生指導下進行心臟康復訓練,逐步恢復社會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