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萎縮治療方法是什么
牙齦萎縮可通過牙周基礎治療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、激光治療、日常護理等方式改善。牙齦萎縮通常由牙周炎、刷牙方式不當、牙齒排列不齊、激素變化、遺傳等因素引起。
1、牙周基礎治療
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可清除牙結石和菌斑,減少對牙齦的刺激。對于輕度牙齦萎縮,通過定期洗牙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。治療后需配合使用抑菌漱口水維持口腔清潔。
2、藥物治療
鹽酸米諾環(huán)素軟膏能抑制牙周致病菌繁殖,緩解牙齦炎癥。西吡氯銨含片可減少口腔細菌數(shù)量,輔助控制牙周病。甲硝唑口頰片針對厭氧菌感染引起的牙齦萎縮效果較好。
3、手術治療
牙齦移植術適用于局部牙齦嚴重萎縮的情況,通過移植腭部結締組織覆蓋暴露的牙根。引導組織再生術利用生物膜材料促進牙周組織再生,改善牙齦退縮問題。
4、激光治療
半導體激光能精準去除病變組織,同時刺激牙齦細胞再生。該治療出血少、恢復快,適合伴有明顯炎癥的牙齦萎縮患者,通常需要3-5次療程。
5、日常護理
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,避免橫向用力刷牙。選擇含氟牙膏和牙線清潔牙縫,飯后用沖牙器沖洗食物殘渣。戒煙限酒,控制血糖,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。
牙齦萎縮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,多攝入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,適量補充鈣質和優(yōu)質蛋白。避免食用過硬、過燙的食物刺激牙齦,控制碳酸飲料攝入。堅持每天兩次正確刷牙,使用牙線或間隙刷清潔牙縫,定期進行口腔專業(yè)護理,有助于延緩牙齦萎縮進展。出現(xiàn)牙齒敏感或牙齦出血加重時應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