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后腿部肌肉酸痛怎么辦
爬山后腿部肌肉酸痛可通過熱敷按摩、適度拉伸、補充營養(yǎng)、充分休息、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。通常由乳酸堆積、肌肉微損傷、電解質失衡、炎癥反應、脫水等因素引起。
1、熱敷按摩
用40℃左右熱毛巾敷于酸痛部位10-15分鐘,配合拇指指腹環(huán)形按壓股四頭肌、腓腸肌等部位。熱敷能擴張血管促進乳酸代謝,按摩可松解肌肉痙攣。注意急性期24小時內應冷敷而非熱敷。
2、適度拉伸
進行股四頭肌拉伸時單腿站立,另一側腳踝向臀部方向緩慢牽拉;腓腸肌拉伸需前腳掌踩臺階下壓腳跟。每個動作保持20-30秒,重復3-5組。拉伸能改善肌肉延展性,但需避免過度牽拉造成二次損傷。
3、補充營養(yǎng)
攝入含支鏈氨基酸的乳清蛋白粉幫助肌肉修復,補充香蕉等富鉀食物調節(jié)電解質,每日飲水2000-2500ml。蛋白質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.2-1.5g計算,運動后30分鐘內補充效果最佳。
4、充分休息
保證7-9小時睡眠,48小時內避免重復高強度下肢運動。睡眠時墊高下肢促進靜脈回流,使用枕頭將小腿抬高15-20厘米。肌肉超微結構修復需要24-72小時完成。
5、藥物治療
疼痛明顯時可遵醫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洛索洛芬鈉貼劑、氟比洛芬凝膠貼膏。非甾體抗炎藥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外用貼劑通過皮膚滲透直達痛處。注意胃腸道不適者禁用口服制劑。
建議72小時后逐步恢復低強度運動如游泳、騎自行車,運動前做好10分鐘動態(tài)熱身。日常可進行靠墻靜蹲、臺階訓練等下肢力量練習增強肌肉耐力,爬山時使用登山杖分散下肢負荷,佩戴護膝提供支撐保護。長期運動人群可定期進行運動按摩和筋膜放松,建立運動日志記錄強度與身體反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