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高燒流鼻涕怎么辦
發(fā)高燒流鼻涕可通過物理降溫、補充水分、使用退熱藥物、服用抗感冒藥物、及時就醫(yī)等方式治療。發(fā)高燒流鼻涕通常由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受涼、過敏反應、鼻竇炎等原因引起。
1、物理降溫
使用溫水擦拭額頭、腋窩、腹股溝等部位有助于散熱,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膚。可重復進行擦拭直至體溫下降,同時保持室內通風,穿著輕薄透氣的衣物。若體溫超過38.5攝氏度或持續(xù)不降,需結合其他干預措施。
2、補充水分
發(fā)熱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加快,建議少量多次飲用溫水、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。適當飲用鮮榨果汁可補充維生素C,但避免含糖飲料。觀察尿液顏色,若呈深黃色提示需增加飲水量。兒童發(fā)熱時家長需定時喂水以防脫水。
3、使用退熱藥物
對乙酰氨基酚片、布洛芬混懸液、阿司匹林腸溶片等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退熱。用藥后需監(jiān)測體溫變化,兩次用藥間隔不少于4小時,24小時內不超過4次。禁止自行聯(lián)合使用不同退熱藥,肝腎功能不全者需醫(yī)生調整劑量。
4、服用抗感冒藥物
復方氨酚烷胺膠囊、氨咖黃敏口服溶液、酚麻美敏片等復方制劑可緩解流涕鼻塞癥狀。部分藥物含抗組胺成分可能引起嗜睡,服藥期間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(yè)。連續(xù)使用不超過7天,癥狀未緩解需排查細菌感染可能。
5、及時就醫(yī)
體溫持續(xù)3天超過39攝氏度、出現(xiàn)抽搐或意識模糊、鼻涕轉為黃綠色膿性時,可能提示細菌性鼻竇炎或肺炎。需進行血常規(guī)、C反應蛋白等檢查,細菌感染者需遵醫(yī)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、頭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療。
發(fā)熱期間宜進食小米粥、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保持每日8小時睡眠,暫停劇烈運動。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可減輕流涕癥狀,室內濕度維持在50%左右。若兒童出現(xiàn)拒食、精神萎靡或呼吸急促,家長需立即送醫(yī)。退熱后仍有咳嗽乏力等癥狀時,建議復查血象排除心肌炎等并發(fā)癥。
相關推薦
為你推薦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特色醫(yī)院
熱門問題
生活問答
健康資訊
更多>-
2025-11-20
-
60歲的夫婦相繼發(fā)現(xiàn)胃癌吃的太素也會...
2025-11-20
-
2025-09-15
-
2025-11-17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