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骨炎癥狀和治療
胸骨炎主要表現為胸骨區(qū)域疼痛、腫脹、壓痛,可能伴隨發(fā)熱或活動受限。治療方式主要有局部熱敷、非甾體抗炎藥、抗生素治療、物理治療及手術引流。
1、局部熱敷
早期胸骨炎可通過熱敷緩解炎癥反應,使用40-45℃溫熱毛巾覆蓋患處10-15分鐘,每日重復3-4次。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減輕腫脹和疼痛感,適用于無明顯化膿的輕度炎癥。
2、非甾體抗炎藥
疼痛明顯時可遵醫(yī)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、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或塞來昔布膠囊,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疼痛和炎癥。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,避免長期使用。
3、抗生素治療
細菌感染引起的胸骨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、頭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。治療前應進行細菌培養(yǎng)和藥敏試驗,療程通常持續(xù)7-14天直至癥狀完全消失。
4、物理治療
超短波或紅外線照射可促進炎癥吸收,適用于慢性胸骨炎或術后恢復。每周治療3-5次,每次20分鐘,能改善局部代謝并加速組織修復。
5、手術引流
形成膿腫或保守治療無效時需手術切開引流,清除壞死組織并放置引流管。術后需定期換藥,配合靜脈抗生素治療2-4周,防止感染擴散至縱隔。
胸骨炎患者應避免胸骨受壓或劇烈運動,睡眠時保持半臥位減輕疼痛。飲食需保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如雞蛋、魚肉,補充維生素C促進傷口愈合,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?;謴推诳蛇M行深呼吸訓練防止胸廓粘連,若出現持續(xù)高熱或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