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愛出血怎么回事
牙齦愛出血可能由牙菌斑堆積、維生素缺乏、妊娠期牙齦炎、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、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口腔清潔、營養(yǎng)補充、牙周治療、血液檢查、藥物調整等方式改善。
1、牙菌斑堆積
口腔清潔不足導致牙菌斑長期堆積,刺激牙齦組織引發(fā)炎癥。表現為刷牙時出血、牙齦紅腫,可能伴隨口臭。需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潔,配合牙線清除鄰面菌斑,每半年接受一次超聲波洗牙。若發(fā)展為牙周炎,需進行齦下刮治術。
2、維生素缺乏
長期維生素C攝入不足會影響膠原蛋白合成,導致牙齦毛細血管脆性增加。常見于飲食不均衡人群,可能伴有皮膚瘀斑、傷口愈合緩慢。建議增加鮮棗、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,必要時遵醫(yī)囑服用維生素C片。
3、妊娠期牙齦炎
妊娠期激素變化會使牙齦血管通透性增高,對菌斑反應過度。多見于妊娠第2-3個月,表現為牙齦鮮紅腫脹、觸碰易出血。需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,用生理鹽水含漱,分娩后癥狀多自行緩解。
4、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
白血病、血小板減少癥等疾病會導致凝血功能障礙。可能伴隨皮膚紫癜、鼻出血、月經量增多等癥狀。需進行血常規(guī)、凝血功能檢查,確診后需針對原發(fā)病治療,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需使用維A酸片。
5、藥物副作用
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、華法林鈉片等抗凝藥物會抑制血小板聚集。表現為自發(fā)性牙齦滲血,可能伴有消化道出血。不可擅自停藥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,日常使用抗菌漱口水預防感染。
日常應選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,避免橫向用力刷牙;控制甜食攝入頻率,進食后及時漱口;戒煙限酒以減少牙齦刺激;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糖;每年進行口腔檢查和全口潔治,發(fā)現牙齦出血持續(xù)1周以上或出血量較大時,應及時到口腔科或血液科就診排查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