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竇炎該怎樣診斷
胃竇炎可通過胃鏡檢查、幽門螺桿菌檢測、病理活檢、血清學檢查、影像學檢查等方式診斷。胃竇炎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因素有關(guān),通常表現(xiàn)為上腹疼痛、腹脹、惡心等癥狀。
1、胃鏡檢查
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竇炎的主要方法,可直接觀察胃竇黏膜的充血、水腫、糜爛等病變。檢查時醫(yī)生會通過內(nèi)鏡采集黏膜組織進行病理活檢,幫助明確炎癥程度及是否存在癌變風險。胃鏡檢查前需空腹,檢查過程中可能會有輕微不適,但通常可以耐受。
2、幽門螺桿菌檢測
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竇炎的常見病因,可通過尿素呼氣試驗、糞便抗原檢測或胃黏膜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進行診斷。尿素呼氣試驗操作簡便且無創(chuàng),患者需服用含碳13或碳14標記的尿素試劑后檢測呼出氣體中的同位素含量。陽性結(jié)果提示需進行根除治療。
3、病理活檢
在胃鏡檢查過程中,醫(yī)生會鉗取胃竇部位的黏膜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。病理活檢能明確炎癥類型、活動度及是否存在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等癌前病變。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可見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,活動期則伴有中性粒細胞浸潤。
4、血清學檢查
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檢測可間接反映胃黏膜功能狀態(tài)。胃蛋白酶原比值降低可能提示胃黏膜萎縮,胃泌素水平升高可能與胃酸分泌減少有關(guān)。這些指標雖不能直接診斷胃竇炎,但有助于評估胃黏膜的整體健康狀況。
5、影像學檢查
上消化道鋇餐造影可顯示胃竇部黏膜皺襞增粗、紊亂等間接征象,但對淺表性病變的敏感性較低。CT檢查主要用于排除胃部腫瘤或其他結(jié)構(gòu)異常。影像學檢查通常作為胃鏡檢查的補充手段,不能替代內(nèi)鏡直視觀察。
確診胃竇炎后需注意飲食調(diào)理,避免辛辣刺激、過冷過熱及油膩食物,規(guī)律進食并細嚼慢咽。戒煙限酒,減少濃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攝入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避免精神緊張加重癥狀。遵醫(yī)囑按時服藥,定期復查胃鏡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,若出現(xiàn)嘔血、黑便、體重下降等警報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。
相關(guān)推薦
02:11
02:13
02:07
02:40
02:40
為你推薦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熱門問題
專家答疑
生活問答
- 1 胃竇炎如何處理
- 2 胃竇炎應(yīng)該注意什么
- 3 胃竇炎嚴重嗎
- 4 胃竇炎是怎么引起的
- 5 胃竇炎什么引起的
- 6 胃竇炎應(yīng)該怎么處理
- 7 什么叫胃竇炎
- 8 什么是胃竇炎
健康資訊
更多>-
2025-11-20
-
60歲的夫婦相繼發(fā)現(xiàn)胃癌吃的太素也會...
2025-11-20
-
2025-09-23
-
2025-10-30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