濱旋花有哪些功效和作用
濱旋花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活血化瘀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、水腫尿少、跌打損傷等癥狀。濱旋花是旋花科植物濱旋花的干燥全草,含有黃酮類、有機酸等活性成分。
一、清熱解毒
濱旋花性寒味苦,能清除體內(nèi)熱毒,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有一定緩解作用。其含有的綠原酸等成分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生長。臨床常與金銀花、連翹配伍使用增強療效。
二、利尿消腫
濱旋花能促進鈉離子排泄,增加尿量,改善腎小球濾過率,對心源性水腫、腎炎水腫有輔助治療效果。使用時需注意電解質(zhì)平衡,避免與強效利尿劑同時使用。
三、活血化瘀
濱旋花中的黃酮苷可改善微循環(huán),抑制血小板聚集,適用于跌打損傷后的淤血腫痛。外敷時可配伍紅花、當歸等藥材制成膏劑,內(nèi)服多與丹參、川芎同用。
四、抗炎鎮(zhèn)痛
濱旋花提取物能降低前列腺素E2水平,減輕組織炎癥反應(yīng),對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、肌腱炎等炎癥性疾病有緩解作用。其鎮(zhèn)痛效果與抑制中樞神經(jīng)敏感化有關(guān)。
五、調(diào)節(jié)免疫
濱旋花多糖可激活巨噬細胞吞噬功能,促進淋巴細胞增殖,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。在慢性感染性疾病恢復期使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。
使用濱旋花時建議咨詢中醫(yī)師辨證施治,避免長期大量服用。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用,可能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(yīng)。鮮品外敷需做皮膚過敏測試,內(nèi)服煎劑每日用量不宜超過15克。治療期間應(yīng)保持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水腫患者需控制鈉鹽攝入,配合適度運動促進代謝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