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瀉藥有哪些
中藥瀉藥主要有大黃、番瀉葉、火麻仁、芒硝、蘆薈等。這些藥物均具有通便作用,但需在醫(yī)生辨證指導下使用,避免濫用導致胃腸功能紊亂。
1、大黃
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莖,含有蒽醌類成分,能刺激腸壁蠕動,適用于實熱積滯便秘。常見劑型有大黃流浸膏、大黃碳酸氫鈉片。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結腸黑變病,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。
2、番瀉葉
番瀉葉是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干燥小葉,主要含番瀉苷類成分,通過刺激腸道神經叢發(fā)揮作用,適用于急性便秘。劑型包括番瀉葉顆粒、番瀉葉口服液。過量使用易引發(fā)腹痛、電解質紊亂,連續(xù)服用不宜超過1周。
3、火麻仁
火麻仁為??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,富含脂肪油可潤滑腸道,適合老年體虛便秘。常見于麻仁丸、麻仁潤腸丸等復方制劑。脾虛便溏者慎用,需注意與毒品大麻嚴格區(qū)分。
4、芒硝
芒硝是天然礦物硫酸鈉的結晶體,通過滲透壓作用軟化糞便,主治燥屎內結。多配伍大黃使用,如大承氣湯。腎功能不全者禁用,服藥期間需大量飲水以防脫水。
5、蘆薈
蘆薈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的葉汁干燥品,含蘆薈大黃素苷,能促進大腸蠕動。劑型包括蘆薈膠囊、蘆薈通便口服液。女性經期禁用,可能引起盆腔充血。
使用中藥瀉藥期間應配合飲食調理,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,增加燕麥、西藍花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,養(yǎng)成定時排便習慣。避免長期依賴瀉藥,若便秘持續(xù)2周以上或伴隨腹痛、便血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排查腸梗阻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器質性疾病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