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吃姜有什么作用
姜具有溫中散寒、止嘔化痰、解毒消炎等作用,適量食用有助于緩解胃腸不適、風寒感冒等癥狀。
1、溫中散寒
姜含有姜辣素等活性成分,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幫助驅散體內寒氣。對于因受涼引起的胃痛、腹瀉等癥狀,飲用姜茶或食用姜片可緩解不適。胃腸功能較弱者日常烹飪時可加入少量姜片調味。
2、止嘔化痰
姜的揮發(fā)性成分能抑制胃腸蠕動異常,減輕惡心嘔吐感。暈車暈船或妊娠期孕吐時,含服姜片或飲用姜汁可緩解癥狀。姜還能稀釋呼吸道黏液,風寒咳嗽時用姜汁兌蜂蜜飲用有助于化痰。
3、解毒消炎
姜酚類物質具有抗菌抗炎作用,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。食用海鮮時搭配姜醋汁可降低中毒風險。外傷初期用姜汁外敷能減輕局部紅腫,但皮膚破損時禁用。
4、促進代謝
姜能輕微刺激交感神經,加速基礎代謝率。冬季適量食用可幫助產熱御寒,肥胖人群用姜片泡水代茶飲可能輔助控制體重。但甲狀腺功能亢進者應慎用。
5、調節(jié)血糖
姜中的6-姜烯酚可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,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適量食用姜制品有助于平穩(wěn)血糖。但需注意不可替代降糖藥物,應與主治醫(yī)生溝通后使用。
日常食用姜建議選擇新鮮飽滿的姜塊,每日用量不超過10克為宜,可切片泡水、燉湯或作為調料使用。陰虛火旺體質者應減少食用頻率,胃炎發(fā)作期及膽結石患者忌食。使用姜制品后出現(xiàn)口干、心悸等不適需立即停用,孕婦食用前應咨詢產科醫(yī)生意見。儲存時需保持干燥通風,發(fā)芽姜塊營養(yǎng)價值降低但不產生毒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