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腿肌肉疼是怎么回事
小腿肌肉疼可能由運動損傷、肌肉勞損、電解質紊亂、下肢靜脈血栓、腰椎間盤突出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休息制動、冷熱敷、藥物緩解、物理治療、手術干預等方式改善。
1、運動損傷
劇烈運動或姿勢不當可能導致腓腸肌拉傷,表現為突發(fā)性刺痛伴隨局部腫脹。急性期應遵循RICE原則制動休息,48小時后可熱敷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若疼痛持續(xù)超過3天,需排除跟腱斷裂可能。
2、肌肉勞損
長期站立或行走引發(fā)的慢性勞損多呈現酸脹感,夜間可能加重。建議每小時變換姿勢,穿戴梯度壓力襪,配合低強度拉伸。嚴重者可遵醫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局部涂抹。
3、電解質紊亂
低鉀血癥或脫水時可能出現肌肉痙攣性疼痛,常伴手指麻木。需檢測血清電解質水平,日常注意補充含鉀食物如香蕉、紫菜,運動后及時飲用含電解質飲料。
4、下肢靜脈血栓
單側小腿持續(xù)性脹痛伴皮膚發(fā)熱需警惕深靜脈血栓,可能與久坐不動、凝血異常有關。確診需進行血管超聲檢查,急性期需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治療,禁止按摩患肢。
5、腰椎間盤突出
L4-L5神經根受壓可引發(fā)放射性小腿疼痛,常伴腰部活動受限??赏ㄟ^腰椎MRI確診,輕度病例可行牽引治療,嚴重者可能需要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。
日常應注意運動前充分熱身,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;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時建議每30分鐘活動下肢;飲食中保證足夠的鎂、鈣等礦物質攝入;睡眠時可用枕頭墊高小腿促進靜脈回流。若疼痛持續(xù)超過1周不緩解,或出現皮膚變色、發(fā)熱等異常表現,應及時至骨科或血管外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