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腸粘膜隆起是什么病
直腸粘膜隆起可能是痔瘡、直腸息肉、直腸脫垂、肛乳頭肥大或直腸腫瘤等疾病的表現(xiàn)。直腸粘膜隆起通常由長期便秘、炎癥刺激、遺傳因素、肛門靜脈曲張或腫瘤性病變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肛門指檢、腸鏡檢查等方式確診。
1、痔瘡
痔瘡是直腸末端粘膜下靜脈叢淤血擴張形成的團塊,可能與久坐、排便用力過度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排便出血、肛門墜脹感等癥狀。確診后可遵醫(yī)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、肛泰軟膏等外用藥,或服用槐角丸等中成藥。日常需保持肛門清潔,避免辛辣飲食。
2、直腸息肉
直腸息肉是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,可能與慢性炎癥刺激或遺傳因素有關,常見癥狀為便血、粘液便。腸鏡檢查可明確息肉性質,較小息肉可在腸鏡下切除,較大息肉需手術切除。術后需定期復查,預防復發(fā)。
3、直腸脫垂
直腸脫垂是直腸壁全層或部分向下移位脫出肛門外,常見于老年人和經(jīng)產(chǎn)婦,表現(xiàn)為肛門腫物脫出、排便不盡感。輕度脫垂可通過提肛運動改善,重度需行直腸懸吊固定術。日常應避免久蹲久坐,保持規(guī)律排便。
4、肛乳頭肥大
肛乳頭肥大多是慢性炎癥刺激導致的肛乳頭增生,可能伴隨肛門瘙癢、異物感。確診后可通過高頻電刀切除,術后使用康復新液坐浴。注意保持肛門清潔干燥,避免反復摩擦刺激。
5、直腸腫瘤
直腸腫瘤包括良惡性腫瘤,可能與遺傳、高脂飲食等因素有關,常見癥狀為便血、排便習慣改變。需通過病理活檢明確性質,惡性腫瘤需綜合手術、放化療等治療。40歲以上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腸癌篩查。
發(fā)現(xiàn)直腸粘膜隆起應及時就醫(yī)明確診斷,避免自行用藥。日常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保持每天1500-2000毫升飲水量,養(yǎng)成定時排便習慣。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,堅持提肛運動有助于改善肛門血液循環(huán)。出現(xiàn)便血、肛門疼痛等癥狀加重時需立即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