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上長了個包
牙齦上長了個包可能是牙齦膿腫、根尖周炎或牙齦瘤等疾病的表現(xiàn),建議及時就醫(yī)明確診斷。
1、牙齦膿腫
牙齦膿腫通常由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感染引起,表現(xiàn)為牙齦局部紅腫、觸痛明顯,可能伴隨膿液滲出。輕度膿腫可通過生理鹽水漱口緩解,若形成波動性膿包需由醫(yī)生切開引流。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片、阿莫西林膠囊和頭孢克肟分散片,需遵醫(yī)囑使用。
2、根尖周炎
根尖周炎多因齲齒未治療引發(fā)牙髓壞死,炎癥擴散至根尖區(qū)形成膿包。典型癥狀包括咬合痛、患牙叩痛,X線可見根尖陰影。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,急性期可配合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、羅紅霉素膠囊控制炎癥。
3、牙齦瘤
牙齦瘤屬于良性增生性病變,可能與慢性刺激或激素變化有關。表現(xiàn)為牙齦無痛性腫塊,表面光滑或呈分葉狀。確診需病理檢查,較小病灶可通過齦上潔治消除刺激因素,較大者需手術切除。妊娠期牙齦瘤通常在分娩后自行消退。
4、牙周膿腫
牙周膿腫源于深牙周袋感染,常見于牙周炎患者。特征為牙齦半球形隆起,擠壓可有膿液溢出?;A治療包括牙周刮治和局部沖洗,嚴重時需配合服用鹽酸米諾環(huán)素膠囊、奧硝唑片等藥物。
5、黏液囊腫
黏液囊腫多因小唾液腺導管阻塞所致,好發(fā)于下唇和牙齦黏膜。表現(xiàn)為半透明藍色囊泡,易破潰后復發(fā)。較小囊腫可觀察隨訪,反復發(fā)作或較大囊腫需手術切除,注意避免咬唇等機械刺激。
日常應注意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口腔,避免過硬食物刺激患處。出現(xiàn)牙齦包塊超過兩周未消退、伴隨發(fā)熱或快速增大時,須立即就診口腔科。定期潔牙和口腔檢查有助于預防多數(shù)牙齦病變,糖尿病患者更需嚴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