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竹有哪些功效和作用
苦竹具有清熱解毒、止咳化痰、利尿消腫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肺熱咳嗽、咽喉腫痛、水腫等癥狀??嘀竦乃幱貌糠职ㄖ袢~、竹茹、竹瀝等,不同部位功效略有差異。
一、清熱解毒
苦竹葉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和酚酸類物質(zhì),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,適用于風(fēng)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。竹葉煎水代茶飲可緩解口腔潰瘍,配合金銀花效果更佳。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二、止咳化痰
竹瀝通過蒸餾提取的淡黃色液體,含天門冬氨酸等活性成分,能稀釋呼吸道黏液。對(duì)肺熱咳嗽伴有黃痰者,可與枇杷葉配伍使用。使用時(shí)應(yīng)避免與辛辣食物同服。
三、利尿消腫
竹茹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強(qiáng)腎小球?yàn)V過率,改善水鈉潴留導(dǎo)致的下肢浮腫。輕度水腫患者可用鮮竹茹30克煎服,嚴(yán)重腎功能不全者需配伍茯苓等藥材。
四、涼血止血
竹葉炭化后制成的竹炭粉,外敷可收斂毛細(xì)血管,用于鼻衄或輕微外傷出血。內(nèi)服需配伍白茅根等藥材,陰虛血熱導(dǎo)致的牙齦出血慎用單味藥。
五、調(diào)節(jié)血壓
竹葉提取物中的鉀離子和蘆丁能舒張血管平滑肌,輔助控制原發(fā)性高血壓。建議配合低鹽飲食,血壓超過160/100mmHg者仍需規(guī)范用藥。
使用苦竹制品時(shí),新鮮竹葉每日用量建議控制在10-15克,竹瀝不宜超過30毫升。孕婦及過敏體質(zhì)者應(yīng)在醫(yī)師指導(dǎo)下使用。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腸不適,建議采用間歇用藥方式。儲(chǔ)存時(shí)需防潮避光,發(fā)霉變質(zhì)的苦竹禁止入藥。出現(xiàn)皮疹或腹瀉應(yīng)立即停用,癥狀持續(xù)需就醫(yī)排查其他病因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