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要如何根治
中耳炎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、日常護理、物理治療、中醫(yī)調理等方式根治。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咽鼓管功能障礙、免疫低下、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。
1、藥物治療
細菌性中耳炎可遵醫(yī)囑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、頭孢呋辛酯片、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。病毒性中耳炎可使用利巴韋林顆粒、更昔洛韋膠囊等抗病毒藥物?;撔灾卸仔枧浜吓鹚岜味哼M行局部消炎。用藥期間需避免耳道進水,若出現(xiàn)皮疹或耳鳴需立即停藥就醫(yī)。
2、手術治療
鼓膜置管術適用于反復發(fā)作的分泌性中耳炎,通過在鼓膜放置通氣管改善通氣。鼓室成形術可修復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。術后需保持耳道干燥,定期復查聽力恢復情況,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。
3、日常護理
保持鼻腔通暢有助于咽鼓管功能恢復,可使用生理鹽水鼻腔噴霧。哺乳期嬰兒喂奶時抬高頭部,避免嗆奶引發(fā)中耳炎。戒煙并遠離二手煙,煙草會刺激咽鼓管黏膜。乘坐飛機時可咀嚼口香糖緩解耳壓。
4、物理治療
紅外線照射可促進耳周血液循環(huán),每次15分鐘。咽鼓管吹張術需由專業(yè)醫(yī)師操作,幫助疏通阻塞的咽鼓管。急性期疼痛明顯時可用40℃熱毛巾外敷耳周,每日3次緩解不適。
5、中醫(yī)調理
肝膽濕熱型可用龍膽瀉肝丸配合金銀花、夏枯草代茶飲。脾虛濕困型適用參苓白術散,配合艾灸足三里穴。外治法可用黃連滴耳液或魚腥草搗汁滴耳,但鼓膜穿孔者禁用。
根治中耳炎需堅持完成全程治療,急性期癥狀消失后仍要遵醫(yī)囑用藥。日常避免用力擤鼻或潛水,感冒時及時處理鼻塞癥狀。兒童患者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復查聽力,觀察是否出現(xiàn)抓耳、哭鬧等異常表現(xiàn)。飲食宜清淡,限制奶制品和辛辣食物攝入,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