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衰是怎么回事兒
心衰一般是指心力衰竭,可能由心肌梗死、高血壓、心臟瓣膜病、心肌炎、先天性心臟病等原因引起,心力衰竭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、生活方式調(diào)整、心臟康復訓練、定期隨訪等方式治療。
1、心肌梗死
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,由于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,心臟泵血功能下降?;颊呖赡艹霈F(xiàn)胸痛、呼吸困難、乏力等癥狀。治療需及時恢復冠狀動脈血流,常用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、硫酸氫氯吡格雷片、硝酸甘油片等,嚴重時需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搭橋手術。
2、高血壓
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增加心臟負荷,導致心肌肥厚和心臟擴大,最終引發(fā)心力衰竭?;颊呖赡苡蓄^暈、心悸、下肢水腫等表現(xiàn)。治療以降壓藥物為主,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、纈沙坦膠囊、氫氯噻嗪片等,同時需嚴格限制鈉鹽攝入。
3、心臟瓣膜病
心臟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會影響心臟正常血流動力學,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。常見癥狀包括活動后氣促、夜間陣發(fā)性呼吸困難。輕中度患者可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片、血管擴張劑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,重度需行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。
4、心肌炎
病毒性心肌炎可造成心肌細胞損傷和心功能減退,是年輕人發(fā)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。患者可能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胸悶、心律失常等癥狀。急性期需臥床休息,使用輔酶Q10膠囊、維生素C片等營養(yǎng)心肌藥物,嚴重者需短期應用糖皮質(zhì)激素如醋酸潑尼松片。
5、先天性心臟病
部分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如室間隔缺損、法洛四聯(lián)癥等,若未及時矯正可逐漸發(fā)展為心力衰竭。患兒常有發(fā)育遲緩、紫紺、易疲勞等表現(xiàn)。治療需根據(jù)畸形類型選擇介入封堵或外科矯治手術,術后需長期隨訪心功能。
心力衰竭患者日常需嚴格限制液體和鈉鹽攝入,每日稱重監(jiān)測體液潴留情況,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,保證充足睡眠。飲食宜選擇低脂、易消化食物,少食多餐。戒煙限酒,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等危險因素。按醫(yī)囑規(guī)律服藥,不可擅自調(diào)整劑量,定期復查心電圖、心臟超聲等檢查。出現(xiàn)氣短加重、下肢水腫、體重短期內(nèi)明顯增加等情況應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