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咬牙就牙痛怎么辦
牙咬牙就牙痛可通過調整咬合習慣、使用護齒墊、藥物治療、根管治療、拔牙等方式改善。牙咬牙痛通常由咬合創(chuàng)傷、牙隱裂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、智齒冠周炎等原因引起。
1、調整咬合習慣
長期緊咬牙或夜間磨牙可能導致牙齒過度磨損或牙周組織損傷。建議白天有意識放松下頜,避免咬硬物,必要時通過生物反饋訓練糾正不良習慣。若伴隨頭痛或顳下頜關節(jié)彈響,需結合口腔肌肉放松練習。
2、使用護齒墊
定制式軟質護齒墊能緩沖咬合力,適用于夜間磨牙患者。需由口腔科取模制作,每晚佩戴前清潔消毒。護齒墊需每半年更換一次,若出現(xiàn)破損或變形應立即停用。
3、藥物治療
急性炎癥期可遵醫(yī)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鎮(zhèn)痛,甲硝唑片控制厭氧菌感染,對乙酰氨基酚片緩解輕度疼痛。牙髓炎患者可能需配合樟腦酚棉球局部封藥,根尖周炎可聯(lián)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抗感染。
4、根管治療
深齲或牙隱裂導致的牙髓暴露需清除壞死組織,采用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,最后用復合樹脂修復牙體。治療分2-3次完成,術后可能出現(xiàn)短暫咬合不適,需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1周。
5、拔牙
智齒阻生或嚴重縱裂牙無法保留時需手術拔除。術前需拍攝曲面斷層片評估牙根形態(tài),術后24小時內禁止漱口,可冰敷減輕腫脹。缺牙區(qū)建議3個月后考慮種植修復。
日常應減少碳酸飲料攝入,選用含氟牙膏配合軟毛牙刷豎刷法清潔牙齒。每半年進行專業(yè)潔治,及時處理齲齒等初期病變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自發(fā)性疼痛或牙齦腫脹時,須48小時內就診避免感染擴散。咀嚼時雙側交替使用,避免單側長期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