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底內出血怎么治療
眼底內出血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,具體需根據出血原因及嚴重程度決定。常見原因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視網膜靜脈阻塞、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等。
1、藥物治療:適用于輕度出血或輔助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云南白藥膠囊、血塞通片、羥苯磺酸鈣膠囊等。云南白藥膠囊能改善微循環(huán),緩解出血引起的視物模糊;血塞通片可促進血栓溶解;羥苯磺酸鈣膠囊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毛細血管保護。需注意藥物可能引起胃腸不適或過敏反應。
2、激光治療:針對視網膜新生血管或大面積出血,采用視網膜光凝術封閉滲漏血管。該方式能阻止病情進展但可能造成視野缺損,術后需定期復查眼底。
3、玻璃體切除術:適用于玻璃體積血超過3個月未吸收或合并視網膜脫離時。手術可清除積血并修復視網膜,但存在感染、白內障等風險,術后需保持俯臥位休養(yǎng)。
4、病因治療:若由糖尿病引起需控制血糖,使用胰島素或二甲雙胍片;高血壓患者需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等降壓藥。原發(fā)病控制不佳會導致反復出血。
5、輔助治療:急性期可冷敷減輕充血,后期熱敷促進吸收。避免劇烈運動及用力揉眼,補充維生素C片、蘆丁片等增強血管韌性。
患者應保持低脂低鹽飲食,多攝入深色蔬菜及藍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,避免吸煙飲酒。每周監(jiān)測血壓血糖,用眼30分鐘后遠眺放松,睡眠時抬高床頭減少眼部充血。若出現突發(fā)視力下降、飛蚊癥加重需立即就醫(yī),避免自行使用活血類藥物。術后患者需遵醫(yī)囑定期進行眼底造影檢查,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建議每3-6個月復查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