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炎到什么程度做腎穿
腎炎患者出現持續(xù)性蛋白尿超過1克/天、血尿伴腎功能下降或病理類型不明時,通常建議進行腎穿刺活檢。腎穿刺有助于明確病理類型、評估疾病活動度和指導治療方案。
當腎炎患者尿蛋白定量持續(xù)超過1克/天,尤其伴有低蛋白血癥或水腫時,提示可能存在腎小球基底膜損傷,此時腎穿刺可鑒別微小病變型腎病與膜性腎病等類型。若血尿伴隨血清肌酐進行性升高,可能提示急進性腎炎或IgA腎病進展,需通過病理檢查判斷是否存在新月體形成。對于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但激素治療無效者,穿刺可明確是否合并局灶節(jié)段性腎小球硬化等難治性病理類型。部分患者出現不明原因急性腎損傷伴補體下降,需排除狼瘡性腎炎或ANCA相關性血管炎等繼發(fā)性腎炎。兒童患者出現持續(xù)性血尿蛋白尿且家族史陽性時,穿刺有助于診斷遺傳性腎炎如Alport綜合征。
存在嚴重出血傾向、孤立腎或腎臟體積明顯縮小時應避免腎穿刺。多囊腎患者穿刺可能導致囊腫感染,未控制的高血壓可能增加術后血腫風險。凝血功能異常者需提前糾正INR至1.5以下,血小板低于50×10^9/L需輸注血小板。腎穿刺后需臥床制動24小時,監(jiān)測血壓和尿色變化,警惕遲發(fā)性出血。術后一周內避免劇烈運動,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,定期復查尿常規(guī)和腎功能。
腎炎患者日常需限制鈉鹽攝入在3-5克/天,優(yōu)質蛋白控制在0.8-1克/公斤體重,避免高嘌呤食物加重腎臟負擔。注意記錄每日尿量和血壓變化,預防呼吸道感染誘發(fā)疾病活動。適度進行步行、太極等低強度運動,避免勞累和脫水。定期復查尿微量白蛋白、血肌酐和腎臟超聲,遵醫(yī)囑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。出現眼瞼浮腫、尿量驟減或血壓急劇升高時應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