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消化道出血中醫(yī)癥候要點是什么
上消化道出血的中醫(yī)癥候要點主要有胃熱熾盛、肝火犯胃、脾不統(tǒng)血、瘀血阻絡、氣隨血脫等五種證型,需結合舌脈及全身癥狀綜合辨證。
1、胃熱熾盛
多因過食辛辣或情志化火導致胃絡受損,癥見嘔血鮮紅、胃脘灼痛、口干口臭、便秘尿赤,舌紅苔黃膩。治療宜清胃瀉火,可選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,配合白及粉、三七粉等止血。日常需忌辛辣油炸食物,保持情緒穩(wěn)定。
2、肝火犯胃
常因郁怒傷肝,橫逆犯胃所致,表現(xiàn)為嘔血色暗、脅肋脹痛、煩躁易怒,舌紅苔薄黃。治法以瀉肝和胃為主,方選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,可配合云南白藥膠囊止血。患者需避免情緒激動,保證充足睡眠。
3、脾不統(tǒng)血
多由久病體虛或勞倦傷脾引起,癥見嘔血淡紅、面色蒼白、神疲乏力,舌淡苔白。治療需健脾益氣攝血,常用歸脾湯加減,配合血寧糖漿。飲食宜溫軟易消化,可適量食用山藥、紅棗等健脾食材。
4、瘀血阻絡
因久病入絡或外傷導致血行不暢,可見嘔血紫暗、胃脘刺痛拒按,舌質紫暗有瘀斑。治宜活血化瘀止血,方選失笑散合丹參飲,可配合復方丹參滴丸。需注意保暖,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。
5、氣隨血脫
屬危急重癥,因出血量大導致氣脫陽微,表現(xiàn)為嘔血如涌、面色蒼白、四肢厥冷,脈微欲絕。急用獨參湯或參附湯回陽固脫,配合云南白藥氣霧劑局部止血,并立即送醫(yī)搶救。此階段需絕對臥床,禁食禁水。
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日常應保持飲食清淡溫軟,避免粗糙、過熱及刺激性食物;注意調節(jié)情緒,避免過度勞累;出血期間嚴格臥床休息,觀察嘔血及黑便情況;恢復期可遵醫(yī)囑服用黃芪、黨參等益氣藥材調理。若出現(xiàn)頭暈心悸、冷汗淋漓等休克前兆,須立即就醫(yī)處理。中醫(yī)調理需在專業(yè)醫(yī)師指導下進行,不可自行濫用止血藥物,以免掩蓋病情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