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斷裂怎么康復訓練
跟腱斷裂可通過早期制動保護、漸進性負重訓練、關節(jié)活動度恢復、肌力強化訓練、功能性訓練等方式進行康復。跟腱斷裂通常由劇烈運動損傷、慢性勞損、直接外傷等因素引起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分階段制定個性化方案。
1、早期制動保護
急性期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關節(jié)于跖屈位4-6周,避免跟腱牽拉。期間可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,如仰臥位直腿抬高,每次維持10秒重復10-15次。使用拐杖輔助行走時保持患肢非負重狀態(tài),防止跟腱二次斷裂。
2、漸進性負重訓練
拆除固定后從部分負重過渡到完全負重,初期可借助水中行走或平衡墊訓練減輕負荷。建議從體重20%負荷開始,每周增加10%-15%,6-8周后嘗試平地行走。訓練時出現(xiàn)明顯疼痛需立即停止并冰敷。
3、關節(jié)活動度恢復
采用踝泵運動、毛巾牽拉等方式改善背屈功能,每日3組每組15-20次。使用彈力帶進行多方向抗阻訓練,注意控制踝關節(jié)內翻幅度。配合超聲波治療可軟化瘢痕組織,活動度訓練需持續(xù)3個月以上。
4、肌力強化訓練
重點加強腓腸肌-比目魚肌復合體,初期采用坐位提踵,逐漸過渡到單腿提踵。使用等速訓練儀進行離心收縮訓練,速度設置為30-60度/秒。6個月后可加入跳躍、變向等爆發(fā)力訓練,但需避免突然加速動作。
5、功能性訓練
康復后期通過單腿平衡訓練、臺階訓練恢復本體感覺。運動專項訓練需模擬實際運動場景,如籃球運動員需進行側向移動訓練。建議佩戴跟腱保護支具參與運動至少1年,定期復查超聲評估愈合情況。
康復期間需保持每日蛋白質攝入量1.2-1.5克/公斤體重,補充維生素C促進膠原合成。避免吸煙、飲酒等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的行為。睡眠時穿戴夜間背屈支具防止晨僵。恢復運動后應做好充分熱身,運動后立即冰敷跟腱部位15分鐘。若訓練后出現(xiàn)持續(xù)腫脹或灼熱感,應及時就醫(yī)排查是否發(fā)生跟腱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