摔倒一周后疼怎么回事
摔倒一周后疼痛可能與軟組織損傷、骨挫傷、骨折延遲反應、炎癥反應或神經受壓等因素有關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檢查明確病因。
軟組織損傷是摔倒后常見問題,皮下出血和肌肉拉傷可能導致持續(xù)鈍痛,局部可能出現淤青或腫脹,可通過冷敷和制動緩解。骨挫傷屬于輕微骨損傷,X線可能無法顯示但核磁共振可確診,表現為深部壓痛和活動受限,通常需要3-4周恢復期。
部分隱匿性骨折初期癥狀不明顯,一周后骨膜反應加劇可能出現刺痛,常見于腕部、肋骨等部位,需CT檢查確認。創(chuàng)傷后炎癥反應在48小時后達到高峰,可能持續(xù)1-2周,表現為紅腫熱痛,可遵醫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等外用藥。椎體輕微壓縮骨折或椎間盤突出可能在摔倒數日后出現神經放射痛,伴隨肢體麻木或肌力下降,需神經學檢查評估。
建議受傷部位避免負重活動,睡眠時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,飲食注意補充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組織修復,可適量食用牛奶、雞蛋、西藍花等食物。疼痛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夜間痛醒、發(fā)熱等情況應立即就診,排除感染或進行性血腫等并發(fā)癥??祻推诳勺襻t(yī)囑進行漸進式功能鍛煉,避免關節(jié)僵硬和肌肉萎縮。老年患者或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者需特別注意遲發(fā)性出血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