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腳后跟痛是怎么回事
右腳后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、跟骨骨刺、跟腱炎、外傷或關節(jié)炎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休息理療、藥物治療、局部封閉、矯形器具或手術等方式緩解。
1、足底筋膜炎
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復微損傷導致的炎癥,表現(xiàn)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顯,活動后減輕。可能與長時間站立、肥胖或足弓異常有關。建議減少負重活動,使用足弓支撐墊,遵醫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局部涂抹。
2、跟骨骨刺
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質增生,常伴隨足底筋膜炎出現(xiàn),X線檢查可確診。疼痛呈針刺樣,久站加重。可通過沖擊波治療緩解,嚴重時需手術切除骨刺。
3、跟腱炎
跟腱炎多因運動過度導致跟腱纖維撕裂,表現(xiàn)為跟腱部位腫脹壓痛。需停止跑跳運動,冰敷后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貼敷,配合跟腱拉伸訓練。
4、外傷因素
跟骨挫傷或應力性骨折會引起局限性壓痛,多有明確外傷史。急性期需制動休息,48小時內冰敷,后期熱敷促進恢復。
5、關節(jié)炎
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或骨關節(jié)炎可能累及跟骨關節(jié),表現(xiàn)為晨僵和對稱性疼痛。需完善風濕指標檢查,遵醫(yī)囑服用塞來昔布膠囊控制炎癥。
日常應選擇軟底緩沖鞋,避免赤足行走,控制體重減輕足部負荷。每日用溫水泡腳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可進行足底筋膜滾球按摩。若疼痛持續(xù)2周不緩解或出現(xiàn)夜間痛,需及時至骨科就診排除跟骨腫瘤等嚴重疾病。